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44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0篇
中国医学   314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芒针深刺秩边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针组(正常组9只,其余两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模型组不做特殊处理,芒针组采用芒针深刺秩边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 d、3 d、5 d、7 d取受损段脊髓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结果术后5 d和7 d,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的脊髓组织松散,灰质中有许多空洞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芒针治疗后,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NF-kB、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在3 d、5 d、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部位的空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聚集引起级联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芒针的抗炎机制可能包括抑制HMGB1的表达,降低NF-kB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扩弓结合方丝弓技术及前方牵引装置治疗骨性Ó类错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选择15例骨性Ó类错患儿,男6例,女9例,年龄815~12岁,均为替牙期。X线片显示主要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左手腕骨片显示为生长发育的高峰前期。结果:15例患者经平均9月的治疗,面型均明显改善,头影测量其骨骼改变主要为 SNA角增大,A点前移。结论:三者联合治疗骨性Ó类错可取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3.
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钛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同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钛钉,2d后冉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钛钉。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钛钉后,创面均在3~5d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he3例.经术后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颌间牵引钛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同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门诊注射室是对门诊病人进行注射治疗的一个基础部门。涉及病人多,病种杂,牵涉科室广,易引起差错和纠纷的发生。自2004年1月起,我们启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分别在每天、每周、每月中不断地对做过的工作或碰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寻找在门诊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安全隐患,并加以分析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通过近2年的努力,使我们能每年安全接待门诊注射达84050人次,无1例差错和纠纷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1安全隐患分析1.1医嘱与药物因素1.1.1医嘱与实际不符随着医保制度的广泛开展,有些患者拿子女或父母的医保卡就医,而医生未认真…  相似文献   
5.
<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疾病,即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活动期间)尿液非随意性排出,常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一系列社会、精神、家庭职业、体力和性生活方面的困扰,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损害[1]。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无张力阴道吊带手术因具有对病人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且手术易于掌握而逐渐得到认可[2]  相似文献   
6.
<正>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和病人间发展起来的关系。护患冲突是护患双方对医疗、护理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一些问题的争执,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护  相似文献   
7.
<正>常规甲状腺切除术会在颈部留下切口疤痕,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美观。1995年Gagner[1]成功地进行了首例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术后疤痕不外露,有美观效果[2]。我院自2005年7月~2006年3月为32例患者实施了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锋  倪建平 《中国骨伤》2013,26(6):508-5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采用手术治疗(7例)和保守治疗(1例)的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为男性,年龄27~49岁,平均41岁。所有骨折经CT、MRI证实,其中6例骨折伴脊髓损伤症状。1例采用头颈胸支具保守治疗,其余7例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前路(5例)、单纯后路(1例)和联合前后路(1例);术后随访根据CT等影像学检查骨折融合情况,并根据Frankel分级的改变来评估脊髓损伤是否改善。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38个月,平均18个月。7例患者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患者(3例)术后随访仍无脊髓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患者(5例)术后随访各获得不同程度恢复。7例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级,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随访中)。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是一种相对特殊性的损伤,容易发生骨折移位损伤颈髓,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则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4V6(sCD44V6)在良恶性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7份恶性胸水(其中肺癌56例、食管癌7例、胃癌4例)、76份良性胸水(其中非特异性疾病64例、结核性12例)的sCD44V6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此项指标在胸水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肺癌、食管癌、胃癌的组sCD44V6水平分别为97.9±15.5ng/ml、95.5±25.7 ng/ml及97.3±35.6ng/ml,明显高于良性非特异性疾病组及结核组44.7±18.9ng/ml和47.5±20.3ng/ml,良恶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以59.4ng/ml为诊断界点,诊断恶性胸水的敏感度为82.1%,特异性为87.5%.结论 sCD44V6对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